钉谋咨询科技
当前位置:
库存优化的预处理:如何定义坏库存
来源: | 作者: | 发布时间: 2024-10-28 | 30 次浏览 | 分享到:

  日本人说“库存是万恶之源”,这还真有点儿把库存一棍子打死的感觉,只能说部分对,在某些场景下是对的,大部分场景下是不对的,库存还是有其存在的必要性的。简单说,库存的目的是实现供需匹配。库存来源于什么呢?供需的不匹配,大部分时间供需都是不匹配的。可以用个简单的公式来说一下库存的必要性:供应 + 库存 = 需求。如果需求的时效SLA晚于供应的时效SLA,比如需求的交付时间是48小时,供应的交付时间是24小时,供应就能够满足需求,也就不需要额外的库存。但如果反过来,需求的交付时间是24小时,供应的交付时间是48小时,就需要在供应这一侧再加个库存才能确保需求被有效满足。

  孔子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大概意思是说要做好一件事,准备工作很重要,咱们要优化库存,也需要做好预处理,至少要先定义什么是坏库存才能有的放矢,而不是像日本人一样觉得“库存是万恶之源”,要把所有的库存都消灭掉。相对于库存,缺货就好一点,缺货自带标签,不缺就是好,缺了就是不好。库存就复杂一些,每个商品的需求和供应都不一样,每个商品下的库存数量又有很多个,如何定义某件库存的好坏,对于能否针对性的优化就很关键。今天咱们就聊聊库存优化的预处理。

  基于我个人的实践,接触到3种定义坏库存的方式,分别是库龄-周转天数规则定义法、安全库存模型比较定义法、亚马逊库存健康定义法。下面说的不健康库存就是这里说的坏库存。或者你有其他更好的定义方法,也可以告诉我。

  1.

  如下图,库存分成4部分,第一刀用库存周转天数来切,第二刀用库龄来切,或者顺序反过来也没关系,全部商品会被分成4类,双高、双低、一高一低、一低一高,其中可以将双高定义为不健康库存,双低定义为健康库存,一高一低和一低一高定义为需关注库存。这种做法需要设定库存周转天数和库龄的阈值,比如可以约定库存周转天数20天以下、库龄30天以下是健康的,这属于硬规则,具体应该设多少,可以参考业内实践,也可以基于部门的经验总结,通过数据分析逐步逼近更优配置。另外,这个做法还有一个弱点是无法对每个商品下的每件库存定义健康还是不健康,最小颗粒度只能到商品维度,难免存在一些误杀。


  1)库龄:是指库存物料或商品在仓库中存储的时间长度,从该批次货物入库时间开始计算,到统计时的时间差,通常以天数、月数或年数来计算。它是衡量库存新鲜度或陈旧程度的一个重要指标。

  2)周转天数:是指库存能够支撑多少天的销量,它是衡量企业库存运营效率的重要指标。如果库存周转天数较高,意味着商品动销慢,或者库存备多了。

  2.

  如下图,库存分成4部分,第一刀用安全库存模型来切,可以切出来安全库存和周转库存,第二刀根据业务策略来切,可以切出来策略库存和非策略库存,其中的非策略库存就是不健康库存。这种做法能够对每个商品下的每件库存进行定义,而且对于不健康库存的判断有一定的定量分析,比库龄-周转天数定义法要好一些,但比较难将不健康库存联系到初始订单,也就比较难以做诊断归因和事前优化,只能用于做一些事后清理。

  1)安全库存:是应对供需不确定性的库存,由预期的服务水平、供应的不确定性、需求的不确定性决定。服务水平即产品可获得性水平,也就是有现货的产品在所有的产品中的比例。需要在缺货导致的销售损失和增加库存导致的成本增加之间进行权衡。有人说销售损失和成本增加不可比,其实是可比的,折算成利润就可比了。

  2)周转库存:是满足供应链两次送货之间的需求所需要的库存,周转库存 = ½ *(订货间隔+供应商交货时长)*销量预测,在供应商交货时长一定的情况下,订货间隔也就是订货频次会影响周转库存的大小。在订货频次的决策上,传统观点认为需要权衡订单成本(订货成本、到货处理成本)和库存持有成本,在订货自动化的情况下,订单成本可以忽略,这个权衡就变成了采购方希望高频次小批量以最大程度降低库存,对供应商的压力就会比较大。不过,周转库存有一个隐含的约束是订货量要满足运输的规模效应(即整车运输),因为无论运输是由采购方承担、还是供应商承担,既然是成本,最后必然会由采购方和供应商共担,以显性或隐性的方式,所以订货量满足整车运输是对采购方和供应商都有利的做法,也就变成了理论订货量与整车运输货量的比较,可以根据每个供应商的采购规模和交期去设置合适的订货间隔以凑成整车运输。

  3)策略库存:策略库存是企业基于特定战略目的而持有的库存,比如应对618、双11、年货节的季节性备货,再比如品牌商大力度促销资源支撑的大规模铺货等。这些库存会超过基于正常的库存计划所需要的库存。

  3.

  库存分成3部分,第一刀用库存计划系统的目标库存来切全部库存,不高于目标库存的定义为目标库存,第二刀用库存健康系统的判断结果来切非目标库存(冗余库存),系统建议正常销售的定义为“冗余但健康库存”,系统建议退供、降价销售、销残的定义为“冗余且不健康库存”。这种做法是完全基于数据量化决策的,而且可以对每个商品下的每件库存进行定义,以及可以将不健康库存联系到对应的采购订单,无论是对于事后分析和库存清理,还是对于事前做优化动作,都会有帮助。

  1)目标库存:库存计划系统中对覆盖未来一个计划周期(订货间隔+供应商交期)所需库存的计算,理论上要满足这个计划周期内的需求波动、供应波动以及预期的服务水平。

  2)不健康库存:对于每个商品下的目标库存以外的其他所有库存,库存健康系统通过测算未来一个库存周期(库存消耗完为止)内的最经济处理方式(正常销售、降价销售、退供、销残),判断每件库存属于健康(如果系统建议正常销售)还是不健康(如果系统建议降价销售、退供、销残)。

  最后再看一下库存优化的整体路径:库存优化需要先定义什么是好库存,什么是坏库存;其次是从事后走到事前,将每件坏库存关联到初始的订单;最后是基于“逆向归因洞察法”定位导致坏库存发生的供应链环节、根因、可控输入,并通过PDCA运营来拿结果。

  如果你有什么跟库存优化的预处理相关的问题,可以留言跟我交流……